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电话:
您的当前位置: > 综合 > > 正文

自信自强 刚健有为(青春派)

来源:金台资讯 时间:2023-06-25 06:51:31

韩超在水下机器人控制间操控机器人下水作业。受访者供图

罗伟特在大棚里工作。受访者供图


(资料图)

立克拢拢在茶园查看茶叶病虫害防治情况。受访者供图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19日至22日在京召开。党中央致词指出,在新的征程上,广大青年要勇于担当、奋发有为,主动到实践中去,到人民群众中去,到基层一线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年、热情关怀青年、充分信任青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为做好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提供根本遵循,青年发展事业实现全方位进步、取得历史性成就。广大青年牢记总书记嘱托,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近日,记者采访了3位奋斗在基层一线的年轻人,他们扎根基层、奋勇拼搏,绽放出自信自强、刚健有为的青春光彩。

——编 者

韩超:

战风斗浪的“深海宇航员”

海平面以下300米,是人类借助现在世界上最先进的装备,所能达到的饱和潜水施工极限。而300米以下的深水区,就是水下机器人进行海底作业的主场。

水下机器人的操控者被称为水下机器人领航员,也被叫作“深海宇航员”。事实上,他们并不下水,而是通过遥控水下机器人在海底完成各种复杂精细的动作,在深海建高楼。37岁的中国海油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水下机器人总监韩超,带领平均年龄不足30岁的青年团队,目前已成功完成了我国首条1500米海底管线铺设、全球首座10万吨级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超深水锚链系泊等海上安装工程。

2007年,韩超毕业后进入中国海油,成为一名水下机器人领航员。当时,这个领域一直被外国人垄断,韩超决心要争口气。

水下机器人由3万多个精密部件组成。重,可推动上千吨水下结构物的安装;轻,可巧拧两毫米的钢丝。为了深入了解水下机器人,韩超下班后几乎每天都泡在控制间和维修间,反复拆装零件,不停翻阅资料,埋头钻研苦练,终于在31岁时成为我国第一位持有国际证书的水下机器人总监,也是当时全球同行中最年轻的一位。

在海上操控水下机器人就像“戴着厚手套绣花”,水下作业复杂精细,不允许有任何失误,领航员除了要有过硬的专业能力之外,还要有强大的定力。

2012年,荔湾3—1项目在进行国内首次超千米深水铺管作业时遇到了台风,10多吨重的钩头上下起伏超5米,而水下机器人则要控制住钩头,将挂环卡进钩头。水下视野有限,稍有不慎,四五千万元的设备就会报废;若不挂上,船舶每天待机费用就高达几百万元,工期也会拖延。

“所有人都在等着,成败在此一举。”韩超是现场指挥官,他屏住呼吸,静静地观察钩头起伏的规律,看准涌浪间不到1秒的稳定间歇,一举将挂环卡进钩头。

现场掌声响起,韩超才发现自己的后背早已湿透。后来,他不断优化方案,将数小时的挂钩作业缩短至30分钟,助力该项目提前10天完工,节省成本近3000万元。

2021年3月,“深海一号”的主脐带缆铺设遇到了难题,终端接头对接时发生超过140度的严重偏转,而安装要求偏转不能超过10度。水下多次调整位置均告失败,任何操作失误都将导致接头严重损毁,对项目投产带来重大影响。

千钧一发之际,韩超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紧张地指挥着两台水下机器人,把脐带缆快速拖离海床,再慢慢下放,边放边调整角度,终于完成了角度反转和精准对接。

举重若轻的操作背后,是韩超团队对操作精度的极致追求。他们分解验证了1200多个水下动作,在陆地试验150多天,水下机器人下水800余次,累计水下作业超1万小时,最终连接器安装速度与国际水准看齐,吸力锚安装精度远超国际同行。仅东区脐带缆铺设一项,就比计划工期提前22天完工,节约成本2800多万元。

多年来,韩超平均每年出海200天以上,“潜行”距离超过2万里,相当于在水下“走”了一次长征路。韩超说,现在的年轻人愿意吃苦,同时更注重个人价值的体现,国家的发展给了他们最好的机会。

今年,韩超牵头成立了国内首个水下机器人“大国工匠”工作室,聚焦引领性、基础性难题攻关。“我们要推动国产化研发,把装备制造牢牢抓在自己手里。”韩超说。

罗伟特:

在大湾区种菜的“新农人”

90后罗伟特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大四时一次机缘巧合的社会实践活动,让他对鱼菜共生农业技术产生了兴趣。“看着一粒种子变成一棵成熟的蔬菜,是一件特别神奇的事。”罗伟特依然记得当时的感受。

鱼菜共生,就是通过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鱼类,获取富营养的水体,水体经过滤、生物分解、营养调控、酸碱调控、杀菌等处理后,用于蔬菜种植。这种纯天然的有机循环生产模式契合了市场上对高端农产品的需求。

寸土寸金的香港难以提供广阔的试验田,罗伟特便把目光投向广东省。“这里不仅和香港地缘相近,而且地域更广阔,机会更多。”广东省江门市为此提供了一个200平方米的温室大棚,让他们做研究。

江门是广东省农业大市,也是珠三角地区最大的“菜篮子”。这座温室大棚坐落在江门规模最大的国家级农业基地——江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内。2016年,罗伟特和创业伙伴梁立锋、谭慧敏正式进驻基地,当上了“新农人”。

皮鞋换成了水鞋,轿车换成了三轮车,自己犁田、播种、养鱼,沿着既定的研究方向一步步摸索。“之前没有养过鱼,刚开始连一棵蔬菜都种不出来,所有东西都是从零开始。”罗伟特说,他们几个人都是半路出家,所有环节都要靠试验才能找到答案。

鱼菜共生,如何施肥是一道难题。不能采用工业生产的化肥,也不能照搬传统农业种植的施肥方式。此外,鱼菜共生系统构建过程中,不少农业器械价格高昂,对于这个初创团队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为了不用化学制剂,罗伟特团队对照试验各类天然肥料的效果,鸡粪、猪粪、厨余、烂菜叶、豆渣……反复尝试后,他们最终选择使用花生麸进行发酵,攻克了施肥的难关。

农业机械方面,过滤器是关键,能起到保证水质的作用。国外的农用过滤器价格高昂,且不适合大棚实际需要,3个人从零起步,查文献、看工程图,学习工程、材料知识,迭代十几次终于造出有专利的原创过滤器,让成本降低近60%。

截至2022年5月,鱼菜共生项目共计采集水质数据超过5100组,培育蔬菜品种超过220种,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项。

目前,该基地已成为国内知识产权完全自主的鱼菜共生产业化项目,建成占地面积6200平方米的鱼菜共生植物工厂,蔬菜年产量1000吨,带动了251户农民增收,并获得了供港澳蔬菜生产基地资质。如今,罗伟特的创业团队还做起了观光农业,带领更多人认识农村、了解农村,吸引更多人投身乡村振兴。2021年,罗伟特被共青团中央和农业农村部联合评选为“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不仅拉近了城市间的联系,也让罗伟特和很多年轻人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大湾区每个城市都各有特色、分工,比如我们在香港获得融资,在江门进行生产,随后将农产品销售到大湾区各个城市。”罗伟特说。

今年以来,罗伟特看到越来越多的港澳青年到内地考察,深刻感觉到大湾区是一个处处联动的整体,青年发展与国家发展息息相关。“最重要的是利用大湾区内部的优势,结合自身需求,抓住机会。尽管自己在做一件很小的事,但把平凡的工作做好,就是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我为自己感到骄傲。”罗伟特说。

立克拢拢:

“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32岁的彝族青年立克拢拢是四川省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民主镇副镇长,雪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过去,他是雪峰村第一个大学生。毕业后,他和朋友在成都创办了公司。

雪峰村位于小凉山地区,平均海拔1000米,在立克拢拢父亲立克栾甲看来,这里是名副其实的穷山沟。每次回老家,看到烂泥路、竹编房,看到村里有的孩子早早辍学打工,立克拢拢总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回去,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2015年9月,立克拢拢卖掉公司股份和位于成都的房产,毅然返乡。

经过考察,立克拢拢发现山高坡缓的雪峰村不仅草地资源丰富,本地还有养牛习惯,养殖肉牛的条件得天独厚。于是,他流转100亩土地种草,建起1300平方米的厂房,引进50头牛,创办了彝诚肉牛养殖合作社。不到一年时间,合作社利润达16万元,迎来了“开门红”。2016年底,15户贫困户加入合作社,不出一年,又有40多户加入其中。

自2016年当选雪峰村党支部书记,立克拢拢一直思考,如何让村民们增收致富。“首先是做大肉牛养殖。”立克拢拢介绍,2017年全村11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加入了合作社,同年便实现分红24.61万元。最早加入合作社的莫西塔加,至今还记得第一次分红的场景:“自己没掏一分钱,拿工资,学技术,年底还有分红,我们就服‘小书记’。”

正当全村开始养殖肉牛时,新的难题又出现了。

那时,雪峰村仍然是贫困村,通往外界的路全是峭壁陡坡,很多村民进出大山要在悬崖上爬藤梯,在石缝里踩石头,拴着竹绳“飞檐走壁”。村民出行尚且不便,把牛运出去更是难上加难。于是,修路成了雪峰村致富路上的又一道难关。

“把粗麻绳拴在货车前,村民、村干部二三十个人拽着粗麻绳奋力拉车。”回忆起这段修路的经历,立克拢拢感慨万千,“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什么困难克服不了。”

人心齐,泰山移。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两年时间,全村28.5公里通村通组公路全部硬化。其中西泥湾24道拐,垂直高度约200米,但坡度达到75度,公路以“之”字形从山下一直盘旋到山顶。“虽然这段4.8公里的路只是通村通组路的一小段,但每年都会吸引上万人前来打卡,成了‘网红路’。”立克拢拢说。

在立克拢拢的带领下,雪峰村的产业发展也按下了加速键。他紧扣“支部+合作社+农户”的股份发展思路,变政府“直接投入”为“股份合作”,以村级扶贫资金和贫困户产业发展资金入股肉羊、肉牛养殖等产业。2017年,雪峰村顺利实现脱贫。如今,雪峰村进一步深入挖掘集体经济发展潜力,实施母牛养殖、肉羊养殖、水土改造等项目,村集体经济实现从0到200多万元的突破。

2022年,立克拢拢获第二十六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我是一个山里娃,不管走得多远,我将始终初心不改、使命不怠,带领更多年轻人扎根基层、艰苦奋斗,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好。”立克拢拢说。

版式设计:沈亦伶

《 人民日报 》( 2023年06月25日 05 版)

责任编辑:

标签:

相关推荐:

精彩放送:

新闻聚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