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电话:
您的当前位置: > 综合 > > 正文

黏多糖贮积症唯一药物面临退出,加快国产药研发|世界速看料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时间:2023-06-27 16:46:32

目前世界上唯一获批用于治疗黏多糖贮积症IVA型(MPS IVA)的特效药“唯铭赞”(Vimizim,依洛硫酸酯酶α)即将在中国退市,专家呼吁加快国产药的研发。

“一包100毫升的药,注射完需要4.5小时,孩子从1岁多就开始用药,每次我都会带上儿童读物、玩具、水果零食等哄着,生怕他会漏掉一滴药,但是前不久药方告诉我们,该药品要退市了,这意味着孩子将无药可用,这让我们原本刚有一点光亮的生活瞬间陷入了黑暗。”端端(化名)的父亲陈晓(化名)告诉健康时报记者。


(资料图)

患儿端端(化名)正在医院接受药物治疗。受访者供图

端端用的药为“唯铭赞”(Vimizim,依洛硫酸酯酶α),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获批用于治疗黏多糖贮积症IVA型(MPS IVA)的特效药。

2021年12月26日,端端确诊为黏多糖贮积症IVA型。确诊之后陈晓曾一度崩溃,但是后来了解到国外有特效药,经过多方努力,终于在2022年3月24日给孩子用上了药。当时药方的用药政策是一年自费50万,其他的部分以赠药的方式给患者。

6月25日,健康时报记者向药品生产商百傲万里制药(BioMarin)证实药品唯铭赞即将在中国退市的消息。

据中青报得到的药企回复报道,百傲万里已决定不再为唯铭赞在中国的进口药品注册证(IDL)续期,目前该注册证将于2024年5月到期。“尽管我们在过去几年中尽了最大努力,仍然没有促使唯铭赞进入医保报销体系,我们决定不再续签该产品的进口药品注册证。”

罕见病唯一药物面临退出中国,患者:最怕无药可用

黏多糖贮积症是一种因溶酶体酶基因变异造成的遗传疾病,分为7种类型。2018年,该病被列入《第一批罕见病目录》。根据2019年《中国儿科杂志》发布的数据,在我国临床诊断的黏多糖贮积症患者中,IVA型患者占比约为30%,是罕见病中发病率相对较高的疾病之一。

“其实,最怕的还是无药可用,用药之后肉眼可见孩子身体的变化,这种欣喜无以言表。”陈晓对健康时报记者表示,孩子刚出生时7斤9两,1岁半开始发育停滞,经过近一年的用药,身高增长了5公分,体能有所好转但还是很差。目前是3岁7个月,身高88.1公分,体重25斤,身体方面主要症状是髋关节发育不良、短颈、运动能力还是严重落后,但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

“去年8月份,断药一个月,药企说因为国内的药用完了,今年药方突然告诉我们,每年自费50万元用药政策没有了,以后买药要全额购买。我们听到这个消息一开始不能接受,但是为了孩子,全家决定实在不行咬咬牙也要给孩子用上药。”陈晓算了一笔账,“唯铭赞”单瓶价格是7500元一瓶,每周要打一次,根据孩子体重25斤一周就需要37,500元,一年的费用在195万到200万,通过地方惠民保,各种筹借也许还有希望能用上药,但是现在它要退出中国市场了,这样我们真就束手无策了。

正宇黏多糖罕见病关爱中心创始人郑芋告诉健康时报记者,关爱中心目前已知的IVA型患者大约在100人左右,但是能够用的起“唯铭赞”患者只有13名。“现在退市对于患者的打击很大,特别是正在用药的患者,这让我们感到非常无助。”

无独有偶,罕见病唯一药物面临退市风险的情况时有发生。“罕见病尼曼匹克病现在唯一治疗药物‘泽维可’面临今年医保到期续约,如果不能顺利续约,在服药人数不够多的情况下,药厂势必放弃该药品的代理经营权,也就意味着中国的尼曼匹克可能出现退市的风险。”刘化(化名)等多位尼曼匹克患者家属对健康时报记者说,希望政府能协调药厂继续续约,让患儿及家庭不再为孩子们再次陷入无药可用的困境胆战心惊。

药品未纳入国家医保目录,“惠民保”后仍自费近每年20万元

2018年,“唯铭赞”在中国大陆申请上市,并借罕见病药物绿色通道被列入《临床急需境外新药名单(第一批)》,2019年5月,这款药物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上市批准。

作为“唯铭赞”获批前的评审专家,一位不愿具名的三甲医院医生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情景,“境外药品免临床获批上市在当时是非常少见的,对企业来说就意味着节省了大量的资金,只要按要求完成相对简单的上市后临床实验即可。但是后来好像没有听说有招募过病人。

另外,作为高值药物,“唯铭赞”曾出现在2021年的医保谈判预选名单中,但最终谈判失败,2022年未参与医保谈判,目前该药未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只纳入了部分地方医保及惠民保。

如江苏2021年就将黏多糖贮积症IVA型型纳入省第一批罕见病用药保障对象范围,医保支付比例80%-90%不等,其中70万元以上支付比例达90%;上海的城市定制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沪惠保”也纳入了“唯铭赞”,最高保险金额可达100万元,其中,非既往症人群和既往症人群的支付比例分别为70%和30%。

郑芋表示,她所在的关爱中心13名患者中,无一人全额自费用药,基本都靠药企的“买药赠药”策略,再结合当地“惠民保”之类的商业保险,在此基础上每个家庭还要另外自费最高20万元/年。

“实际上,唯铭赞刚开始进入中国,那时候我们都觉得充满了希望,过去这几年为了推广该药物做了一些努力。”一位不愿具名业内人士的告诉健康时报记者,实际上当前决定退市,我们受限于两大问题:一是患者人数;二是公司资源有限。

“唯铭赞在中国上市三年以来,公司都不盈利,但是一直坚持为患者进行赠药,截止目前,国外两期给初级保健基金会捐赠药品总共有5000瓶,但是现在我们确实看不到这款药物未来的销售前景。”该位业内人士说。

2019年在国内上市时的宣传称,该药2014年上市后的5年,在全球50多个国家治疗超过1300名患者。百傲万里2022年财报披露,2022年唯铭赞全球销售收入6.64亿美元,同比增长7%。推测,该药在国内销售收入不高。

“以往罕见病的药品只要在国内上市了并且患者有确切需求,即便价格昂贵,我们也能在医院通过DTP(drug to patient)的方式为病人用药,但唯铭赞在有些城市这种销售渠道不太通畅。”该位不愿具名的三甲医院医生告诉健康时报记者。

推动罕见病药品可及性,专家:加强国产自主药物研发力度

当谈及药品可及性、医疗可及性时,“可及性”的潜在内涵是“有”。为了加快“有”,实际上,近些年主管部门给出了极大的诚意。

据悉,《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优化药品注册审评审批有关事宜的公告》(2018年第23号),“对于境外已上市的防治严重危及生命且尚无有效治疗手段疾病以及罕见病药品,进口药品注册申请人经研究认为不存在人种差异的,可以提交境外取得的临床试验数据直接申报药品上市注册申请。”

但是已经“有”的,如何保持继续“有”,这让很多人陷入了深思。

“实际上,在罕见病领域很多高价值药物的研发存在一定瓶颈,因为国家没有相关的政策支持国内自主研发,所以没有一家药企愿意去研发。实际上,这些年为了这些孩子能够用上药,我曾和很多药企谈过进行国产自主研发,但是没有人感兴趣。因为我们这种超罕见患者人群少、研发经费高、难度很大,都不愿意进行研发。”正宇黏多糖罕见病关爱中心创始人郑芋说。

不过,当前实现“可负担”有两种方式,一个方式是促进竞争。例如:PD-1/L1是典型案例。多款产品拼杀国内市场的结局是,国内PD-1/L1两年治疗费用最低进入4万元内,2022年市场销售规模估计200亿元。根据每年国内癌症新发病例数推算,每年PD-1/L1实际对应的适应症人群100万人左右。

另一个方式是:通过医保价格谈判和药品集中采购,极大降低付费方的支付压力。诺西那生钠注射液是典型案例,2019年2月,诺西那生钠注射液被国家药监局批准在国内上市,治疗罕见病脊髓性肌萎缩症(SMA)。上市时售价为69.97万元/针。2021年1月,渤健公司启动患者援助项目,诺西那生钠注射液第一年的药物治疗自付费用从原有的约140万元降至55万元。经过医保谈判,自2022年1月1日起纳入医保报销,据估算,该药每针不会超过3.3万元。但是,通过医保价格谈判和药品集中采购,并不是必然引发乐观的结果。

“黏多糖贮积症I型和II型虽然有药,但能长期用药的患者很少。在这类价格相对高的药物的可支付性方面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让病人有药能用。该位不愿具名的三甲医院医生告诉健康时报记者,希望中国患者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国际多中心的新药研究,也希望能看到更多的国产自主研发的药物上市,让每个罕见病患者的生命故事能够得以长久延续。

责编:王卓

主编:张赫

校对:乔靖芳

责任编辑:

标签:

相关推荐:

精彩放送:

新闻聚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