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电话:
您的当前位置: > 综合 > > 正文

《抚仙湖传》:水文化视阈下“湖域社会”的新阐释

来源:昆明信息港 时间:2023-06-07 16:39:15


【资料图】

《抚仙湖传》:水文化视阈下“湖域社会”的新阐释

近二十年来有关湖泊与地区文明构建的研究内容更加倾向于生态系统构建、信息系统构建、景观水体建设与治理等方面,研究目光更多的停留在内陆主要湖泊及其所在地区。笔者认为这与学界对偏远地区湖泊的关注度不高有一定的关系,同时研究视角多以自然地理为主,缺乏社会人文的学术关怀,缺乏对湖泊水文化本身的关注。柳暗花明又一村,随着《抚仙湖传》的问世,我们感受到了在湖泊研究中的人文关怀。全书文笔生动、话语平实、概念清晰、数据精确,不仅从多个侧面重建这一高原湖泊区域“原汁原味的社会生活画面”,而且通过向读者传递湖泊与人类文明的关系,以及湖泊的生态环保观,发出“敬畏自然、敬畏历史”的呐喊和警示。

《抚仙湖传》作者为云南地方研究专家、作家陈波先生,原资深媒体人龚庆萍女士。本书是建立在作者对抚仙湖及所在区域进行长期的田野调查,并搜集、整理与分析大量相关历史文献的基础之上,采用文字与图片相结合的呈现方式写成,重现了抚仙湖自然风光和人类社会互动的发展历程,为读者描绘出一幅具有抚仙湖特色生态文明的历史画卷。

《抚仙湖传》包含十六个章节,全书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到第五章节为第一部分,主要交代了抚仙湖的历史背景,梳理了抚仙湖作为中国第二深淡水湖的大致形成时间及其历史变迁,为后面的“湖域社会”新构建的研究做铺垫;第六到第十四章可视为第二部分,基本上涵盖了抚仙湖地区社会文明的绝大部分内容,作者从精神、社会、水利治理,物质等层面对抚仙湖水文化进行全面的呈现和解读,包括以龙潭拜龙、神龛祭鱼等为代表的神灵信仰和自然崇拜、诸多古今杰出的历史人物生平介绍、以“铜锅鱼”为代表的当地特色美食、铜器制作等传统技艺、神秘的水下古城等等;第十五章到第十六章可归为第三部分,提出“守护绿水青山”的口号,将本书内容最后进行升华,呼吁重视抚仙湖地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全书时间跨度较大,内容充实,结构完整,从湖泊的自然形成、地理特征,到新、旧石器时代、再到古滇国、蜀汉、南诏、大理国、元、明、清、近代、当代、21世纪历史的脉络串联起湖畔的人文历史、民族文化、社会经济、美食美景。因此该书撰写时虽然是从抚仙湖地区文明构建的研究视角出发,但始终具备整体史的学术关怀。

品读全书实感身心畅然,对抚仙湖的向往也愈发强烈,身虽未至,心向往之。笔者不揣拙见就《抚仙湖传》这部兼具历史性和记实性的新作浅谈几点看法。

湖泊对地区文明——“湖域社会”新构建的阐释。目前期刊文献中提到“湖域社会”概念的文章只有2019年发表的两篇,分别是项露林、张锦鹏的“从‘水域权’到‘地权’:产权视阈下‘湖域社会’的历史转型——以明代两湖平原为中心”和张露露的“湖域社会水资源治理研究”。其中前者在文章中最早谈到对“湖域社会”的理解,即“围绕湖泊,两湖平原百姓在堤垸兴修、维护及权益分配等事务中衍生出来的错综复杂社会关系,成为地方社会的一大特色。”对湖域社会的讨论主要聚焦于两湖地区产权形态的转变及其影响,有别于此,《抚仙湖传》中关于湖泊对地区文明构建的讨论体现出不同以往研究的两点新意。其一,研究内容更加全面,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等方面均有涉及,不局限于水利社会类型的研究框架;其二,以水文化这一新的研究视阈,呈现出更加完整的人类和湖泊的水环境互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现象。抚仙湖水文化是湖泊与地区文明产生发展脉络相结合的主要内容,因此作者在书中用了较多的篇幅来探讨抚仙湖区的水资源、风土人情、历史人物,社会生活等内容及其变迁,生动有趣,令人读之手不释卷,印象深刻。

多学科相结合的研究范式。水文化、水历史研究需重视跨学科的研究理论、研究方法。作者在研究过程中较为充分地实践了田野调查与历史文献相结合的方法论主张,很好借鉴了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专业理论与方法。在搜集材料阶段,作者深入抚仙湖区三圈,开展六次田野调查,收获了一手的图片史料、口述史料以及实物史料。同时翻阅了三十本书籍文献、一百万字的论文、资料,包括大量的地方志及学术专著等,为撰写《抚仙湖传》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历史人类学家主张在田野中读文献,一方面肯定了文献在问题研究中的重要价值,以及文献与民众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另一方面肯定了地区社会研究新的不同于传统史学的研究范式,作者把对抚仙湖及其湖域社会的研究落实到具体的人、物以及具体的实践中,将抚仙湖地区文明的历史置于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中,为读者展现了其形成发展及其演变过程,同时由于研究材料的多元化,增加了整本书内容呈现的立体度和清晰度,也为该书扩大传播范围和增加受众数量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传递可持续发展价值观,加强湖泊友好型社会建设。《抚仙湖传》作者在本书开篇即写道,“如果说湖泊是大地的眼睛,那么抚仙湖一定是大地的媚眼。这汪明眸中有太多的美丽与神奇。”抚仙湖是美丽的,更是脆弱的。作者呼吁,“高原湖泊的宿命值得我们警醒”,该区丰富的矿产资源、农渔资源、旅游资源对地区经济的发展带来的利与弊同时存在,如何在开发和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依然是长期的课题。笔者想要强调的是作者在书中所传递的价值观念,即湖泊与人类文明的关系,和湖泊的生态环保观。“当自然被人类的影响变得生态脆弱时,就需要人退还水一片安宁,还自然以宁静,还给这片养育了人们的大湖原来的模样。”湖泊滋养了人类,孕育了人类文明。如何在发展与保护中让湖泊的绿水青山得以保持?如何让人类活动减少对自然的干预?唯有敬畏自然、敬畏历史,才能获取长久的可持续发展,才能继续保持抚仙湖“一如琉璃般清澈”的Ⅰ类水质。

“历史性”与“记实性”的另类文本气质。首先,《抚仙湖传》作为一本湖泊传记,以抚仙湖的地理自然形成历史、地区人类发展史和湖泊自身变迁为主线,“以湖泊重大的变化、文化发展脉络、人类和湖泊互动的历史事件等来划分历史阶段”,同时“对抚仙湖地区2000多年来历史的一次系统性梳理”,完整的呈现了抚仙湖地区文明的历史和挖掘出该地区湖域社会不为人知的历史细节和故事,体现出鲜明的历史纪实特征。其次,本书作者陈波先生和龚庆萍女士均深耕新闻工作领域数十年,具有极为深厚的专业素养和实践技能。这一点,在阅读《抚仙湖传》时即有较深的感受。复旦大学资深教授葛剑雄先生在《山水中国·湖泊系列》的序言中提到,“湖泊的历史既是自然史、科技史,也是人类史、文化史,不仅需要专家学者的研究,也应该让广大民众了解。湖泊的故事,既是科学,也是文学;既有知识,也有情趣。”作者在撰写过程中,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将严肃的专业术语和厚重的历史文献、单调的科学数据通过新闻人扎实的叙事能力和宣传功底,再结合大量精美的实景实物配图,成就了《抚仙湖传》这部历史性和记实性兼具、“既符合科学原理、能反映专业研究成果,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又受普通读者欢迎的雅俗共赏的读物”。

“最爱夜深蟾殿启,琉璃万顷一痕孤”,清代澄江名士赵士麟曾作《仙湖夜月》来赞美抚仙湖“辽阔、深邃、碧蓝、神秘及魔幻般地存在着”。这“万顷琉璃”到底有着何等的魔力?能够让彼时已51岁的徐霞客克服万难来到抚仙湖畔,写下具有极高史料价值和传世价值的《滇游日记》。笔者自忖其原由,徐霞客的人生理想是,抚仙湖地区文明亦是。从史前时代开始,抚仙湖始终“以水的形态静默站立于云贵高原上,滋养、孕育着水边的生命,包容、涵养着水边的世界。”独有的铜锅鱼、热闹的关索戏、传统的制铜工艺、西南丝路上的经商马帮、神秘的水下古城······,都昭示着湖泊与地区文明的深度交织以及抚仙湖不同于其他湖泊的别样魅力,深刻影响着所在区域社会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制度建设等诸多方面。湖泊在与人类这种被需求与主动管理水的互动关系中互相成就,绵延至今。与本书同属于“山水中国·湖泊系列”的《滇池传》、《洱海传》等同样是在这种互动关系下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湖域社会”,不同大小的湖泊,甚至不同的水环境,都具备塑造水形态所在地区文明的可能性。

区别于以往的研究视野与研究范式,《抚仙湖传》从水文化视阈出发,借鉴了人类学、社会学、甚至新闻学的专业理论与研究方法,是“湖域社会”研究的又一重要尝试,顺利完成了对于高原湖泊所在地区文明构建的个案研究,为今后对偏远地区湖泊与人类社会的互动关系研究也产生了有益的启发和经验累积。(作者宋晓阳)

责任编辑:

标签:

相关推荐:

精彩放送:

新闻聚焦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合作 | 法律声明 | 广告投放

版权所有©2017-2020   太阳信息网京ICP备2021034106号-55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55 16 53 8 @qq.com

Top